1972年,内蒙发现清代墓,女子身穿龙袍240年不腐,她究竟是谁?_固伦荣宪公主_棺木_大洞口
1972年7月12日,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发生了一起引起广泛关注的事件。
盛夏的内蒙古,气温炙热,空气中弥漫着炎热的气息。前一晚的一场暴雨,使得大地犹如蒸笼一般,蒸腾出难以忍受的湿气。就在这个时候,当地正掀起“农业学大寨”的热潮,农民们精神振奋,斗志昂扬,纷纷涌向巴彦套白山西南麓的一个缓坡上,开始了在酷热下的劳动。
突然,山坡上传来一阵急促的求救声:“救人啊,有人掉进陷坑了!”
原来,正在聚精会神工作的刘老汉,脚下的土地突然坍塌,形成了一个深不见底的巨坑,老人不慎掉了进去。那时大家都在集体劳动,几十个人纷纷闻讯赶来,紧急展开救援。
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努力,刘老汉终于被救出,身体毫发无伤,大家长舒一口气,虚惊一场。
展开剩余86%然而,问题随之而来。这个山坡土质坚硬,属黑色粘土,按照常理,怎会突然出现一个大坑?这让几个细心又勇敢的年轻人决定深入大坑一探究竟。他们小心地将坑中的泥土挖开,结果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秘密——坑底露出一个黑暗阴森的巨大洞口。
尽管外面的气温接近40度,进入洞口后却意外感受到一股寒气扑面而来。拿起手电照亮洞内,竟然看到一堵由石块堆砌的墙壁,宽约十米,高三米。由于长时间的水流冲刷,墙角处稍显塌陷,几位年轻人便顺着塌方的小洞爬了进去。接下来,他们竟发现了一个长约8米、宽约6米的密室。让人惊讶的是,密室正中央,赫然放置着一具棺木。
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人看着这棺木,沉声说道:“这绝对不是普通的棺木,它很可能是金丝楠木棺材。”
“你怎么这么确定?”有人不解地问。
老人慢条斯理地解释道:“如果这是普通的棺木,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风雨侵蚀,早就腐烂不堪了。只有金丝楠木这种珍贵的木材,才能经受住岁月的考验,不易腐坏。”
听到这里,生产队长也插话了:“看这情况,墓主人肯定身份非凡。”
“队长,您怎么判断的?”年轻人又好奇地问。
生产队长一脸自信地说:“以前在报纸上看到过,能用金丝楠木做棺材的,必定是封建时代的王公贵族,普通百姓是想都不敢想的。”
此时,村支书赶到现场,了解情况后,立刻指示民兵连在周围设立警戒线,封锁现场,防止闲杂人等靠近。同时,他也安排人骑车赶往有关部门报告情况。
两天后,几辆吉普车驶入山坡下,车上走下了不少人。有些人拿着相机,显然是记者;有些人身着制服,是公安人员;还有十几位年约五十的专家,似乎都是考古学家。
这些专业人员立即开始紧锣密鼓的发掘工作。尽管现场已经被警戒线围住,附近的村民还是忍不住爬上稍高的山坡,聚集在远处观看,议论纷纷。
“看!看!是个女人!”
“是的!她穿着黄色的旗袍!”
“不对,那不是旗袍,是龙袍。”
“不管是旗袍还是龙袍,黄色是古代皇家的专属,普通百姓是绝对不能穿的,墓主的身份一定不简单。”
“我听说,这女子的皮肤保存得非常好,根本不像死去的样子,像是正在熟睡。”
“听说有位公安摸了一下她的皮肤,居然还有弹性,简直像刚死没多久。”
考古学家进入墓室后,发现墓外的洞口分布极为规律,应该是盗墓者所为,而不是自然水流造成的。现场一片狼藉,显然曾被盗墓贼光顾过,珍贵的物品早已被掠走。但幸运的是,棺木完好无损,看样子没有被动过。
文物专家和考古学家小心翼翼地打开棺木,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大吃一惊。棺材中安静地躺着一名年约六十的女子,最令人惊异的是,这名女子的尸体保存得异常完好,仿佛经过了某种防腐处理。她的面容依然栩栩如生,仿佛安然入睡。
当专家走近观察,发现女子的皮肤光滑如瓷,乌黑的长发未见衰老迹象,毛孔清晰可见。女子身上披着一件大约1.5米长的龙袍,袍上织满了栩栩如生的龙形图案,龙袍上的吉祥纹饰和珍珠闪闪发光,令人目不暇接。
经专家仔细数算,这件龙袍上竟然镶嵌了超过10.6万颗珍珠,这些珍珠全部为顶级海珠,光泽璀璨,珠形饱满,极为珍贵。考古学家推测,光这件龙袍的价值就已经过亿。
此外,女子头上佩戴的凤冠也同样奢华无比,镶嵌着玛瑙和绿松石,数千颗珠宝散发着耀眼光芒,估值超过千万。
在女子身旁的陪葬品也异常精美,除了上百件精致的苏绣旗袍,还有大量的金簪、手镯等珠宝饰品。这些华丽的陪葬品和服饰的样式,透露出墓主的身份——她无疑是清代皇室成员。
然而,疑问随之而来。清朝的皇宫在北京,为何这位皇室成员会被安葬在遥远的内蒙古草原?而且,她已年过五十,按理说应当已婚,为何她却孤身一人长眠于此?她究竟是谁?
正当专家们百思不得其解时,一名工作人员忽然惊呼:“快看,这是什么?”
考古学家们顺着声音看去,发现了一块墓志铭。看清楚上面的文字后,墓主的身份终于揭晓——她竟是清朝康熙帝的女儿,固伦荣宪公主。
然而,问题仍然没有完全解决。虽然固伦荣宪公主是康熙帝的亲生女儿,但在古代,女子的地位远低于男子,公主虽然尊贵,却没有资格穿龙袍下葬。那么,为什么固伦荣宪公主能享受如此殊荣?她究竟有何特殊的地位或背景?
根据《康熙全传》的记载,康熙帝共有35个儿子和20个女儿,其中24个儿子和7个女儿长大成人。虽然康熙帝对子女的感情复杂,但与母亲宠爱程度密切相关,固伦荣宪公主便是其中一个深得父亲宠爱的人。
荣宪公主的母亲马佳氏是康熙帝的“初恋”,她为康熙生育了六个儿女,其中包括固伦荣宪公主。马佳氏的生育能力以及对康熙的特殊地位,使得固伦荣宪公主在父亲面前拥有了更大的宠爱。
不过,尽管康熙深爱着自己的女儿们,但为了政治考虑,他还是将大部分公主嫁给了蒙古部落的首领,固伦荣宪公主也不例外。她的婚姻是康熙对蒙古的政治联姻,而她与丈夫乌尔衮的婚姻关系也极为深厚。
固伦荣宪公主的墓葬地虽然远在内蒙古,但她的心中却永远怀着对父亲康熙的深情。在她去世时,她穿上了康熙赠送的龙袍,带着对父亲的思念与祝福,安然入土。
发布于:天津市